2024年“十一”黄金周7日,全县接待游客147.3万人次,全县景区共接待游客341718人。其中:西递接待游客69876人;宏村接待游客161898人。2024年10月7日(高铁开通第284日),全县接待游客18万人次,黟县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7.8万人次。全县景区共接待游客26548人。其中,西递景区接待3075人。宏村景区接待7055人。6日,总入住13980人,写生接待1624人。
二、假日旅游主要特点
(一)媒体宣传火力全开。聚焦赏秋、夜游,中央、省市级媒体累计刊发稿件150余条,央视新闻联播播报西递、宏村美景,连线直播3场;新华网首页展示西递古村旅游热,黟县趣味活动等报道浏览量均破百万。
(二)民俗活动精彩纷呈。景区从观光游向沉浸式体验转型,西递传统婚俗、近景徽剧、“小李白”对诗等吸引游客参与;宏村闹灯会、阿菊小剧场、古城花船巡游和中医药文化夜市燃爆夜经济;秀里“流动中国红”、碧山“一夜鱼龙舞”、南屏“南山特集”等系列活动激发小众景区度假热。
(三)新兴业态备受追捧。创新开发渔小鱼、黟品五黑等文创产品80余款,鱼灯、剪纸等非遗体验活动广受好评,动力伞、直升机等低空旅游产品备受青睐,打造塔川咖啡、粉乱黛子草等网红打卡点,国风茶饮(“宏颜知己”)、国潮旅拍等古风元素引领潮流。
(四)民宿研学别出心裁。拾庭画驿、塔川书院、未晞园、交叉小径的花园、旧街墨野等多家民宿开展“盛世华章 共庆国庆、徽剧演绎、汉服游园、徽州剪纸、徽墨研学、康养体验”等各类沉浸式特色活动;碧山云研学开展鱼灯、木刻版画、草木染等手作体验;朴蔓农场开展稻田露营、星空夜话、农事体验等亲子活动。
(五)智慧文旅提质增效。利用旅游大数据管理指挥体系,进行信息获取、数据分析和信息发布,并在重点景区、重要节点安排充足警力,在高峰拥堵路段加大疏导分流力度。在黟县发布公众号等及时公布宏村、西递景区周边停车场分布情况。
三、假日安全与保障情况
(一)统筹谋划,超前准备。节前组织召开全县“十一黄金周”假日旅游部署会,对假日安全、市场秩序等进行具体安排,组织各乡镇、企业、景区、酒店全力备战国庆小长假。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节前牵头开展文旅市场专项大检查,深入辖区内各景区景点、星级酒店、民宿等多家文旅市场经营场所进行工作检查,维护旅游市场平稳有序。
(二)督查检查,监管到位。县委县政府、监管部门、景区所在乡镇分级开展督查检查,每日检查调度全县旅游服务保障情况。县领导深入各乡镇、景区景点、经营场所等一线,督查假日旅游和安全生产等工作。县文旅部门全员值班,在各景区景点做好服务保障工作,及时了解游客意见,及时反馈景区并督促落实。
(三)文明旅游,志愿服务。全面提升黟县旅游“第一印象”,免费开放旅游厕所67个、机关事业单位停车位千余个,建有停车场23个,停车位3822个,最大限度保障停车需求。力当游客“暖心人”,设置志愿服务咨询站点76处,招募志愿者3300余名,公布8条“无忧”热线,切实做到黟呼百应。成立西递、宏村投诉联合处置小分队,完善投诉联动处理机制,建立先行赔付资金池,高效推进涉旅投诉化解,无重大投诉和负面网络舆情发生。
(四)值班值守,保障有力。国庆假日期间各单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,强化岗位责任制。文旅部门全员值班,每天专人负责旅游安全、市场秩序、旅游数据统计及相关信息的接报送、投诉处理、执法队伍巡查等工作。公安、交警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严格落实责任,随时随地对景区秩序、安全、接待等进行维持保畅,及时应对突发事件。假日期间,全县旅游市场秩序良好,安全有序,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。